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在黄海之滨,了解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情况;在千年蜀道,察看翠云廊千年古柏长势;在祖国北端,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2024年6月5日,学习强国)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定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原,无论是雪域还是大漠戈壁,我们都要保证其生态状况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是要转变思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勇于开拓创新,打破陈旧观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深刻领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着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向往,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生产,搞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实际生活,更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再难恢复于前,那就再谈不上造福于民。 二要坚持节约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发展不能靠消耗自然资源而“竭泽而渔”,保护环境也不能贫守青山而“缘木求鱼”。现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使用。我国资源约紧缺和粗放利用并存问题比较突出,利用与节约、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问题长期交织。我们要取之有度,统筹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急切要求。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资源节约,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多行业统筹规划,相辅相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要改善民生,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加快发展绿色转型,可激发创新动能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可持续的生产力。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环境里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源源不断创造综合的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孕育民生,青山展现民生,蓝天描绘民生。山峦叠嶂,层林尽染,高山流水,田野山涧,这样的自然美景带给人们幸福和美的享受,这种生态价值才是无价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的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作者:何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