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指出“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新征程上,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坚持守正创新,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守什么、创什么,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这四个“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就是我们在改革中需要坚守的“正”,也是改革的原则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敢于创新,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真正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志不改、道不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现如今,改革进入又一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之间的改革紧密相连、相互交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改革,是无法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想推进新时代改革行稳致远,就必须以全局意识对改革的方式、途径、平台、力量等进行系统集成、整体设计,特别注重各种机制、各个部门以及关键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从而实现改革举措的最优解和效益的最大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综合改革、河长制、林长制、多跑一次等基层改革经验,无一不体现出改革力量在人民中汇聚,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鼓励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一定能够促进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进入新时代,尽管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但必将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多啃“最硬骨头”、多经“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争做敢改革、会改革、善改革的实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