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复: 0

乘科技教育融合之风 扬组织职能引领之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4

主题

1

回帖

63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30
发表于 2024-6-27 17: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教育、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立足组织部门职能,推动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为教育科技融合筑牢基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组织部门应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如同棋局中的执棋者,精心布局教育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领,制定有利于教育科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合力。例如,通过出台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政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另一方面,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科技领域的投入,确保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李冰父子对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调配,从而造福一方。如今,我们也应借鉴这种智慧,为教育科技融合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育才引智,激发活力,为教育科技融合注入动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推动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组织部门要肩负起育才引智的重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完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正如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挖掘其潜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的教育科技事业。燕昭王筑黄金台广纳贤才,终使燕国富强。我们也要以开放的姿态,广纳天下英才。同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让人才在教育科技融合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
       营造环境,优化生态,为教育科技融合提供保障。“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是教育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部门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成果保驾护航,让创新者无后顾之忧。建立宽容失败的机制,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正如商鞅变法时所倡导的“徙木立信”,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的良好风尚,教育科技融合才能拥有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铸就创新人才方阵 引领科技强国征程
下一篇: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国家战略目标落地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9 18:31 , Processed in 0.18839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