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程,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创新的不断突破。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改革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山东之行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扛起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重任。 筑牢信念之基,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改革事业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纵深,所取得的改革成果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高。这一切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中国改革事业更加举旗定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向不动摇,主动扛起改革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有力推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有力有序确保全面改革开放巍巍巨轮在党的领导下稳步前进。 扬起实干之帆,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干事情怀。“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改革精神,紧密团结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共建共享、共商共议,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同心圆”越绘越大。只有人人参与、团结一致、携手共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才会愈发散发强大魅力,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越筑越牢。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中,做到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尝试,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拓宽视野,破除旧思想,接收新知识,探索新方法,为推动改革事业贡献个人力量。 走好群众路线,永葆“树高千尺不忘根”的血肉联系。太行深处,在低矮的土坯房与群众嘘寒问暖;武陵腹地,在黑黢黢的木屋里问情况、拉家常;长江大港,在作业码头撑着伞冒雨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言传身教作表率,将人民诉求作为“风向标”,把群众所思、所盼变成所议、所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广大党员干部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诉求作为“哨声”,入百家门、坐百家凳、听百家话,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聊“柴米油盐”、问“家长里短”,把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一件一件落实,用心用情用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