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干部的使命和职责也随之提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好干部应当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代名词。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时期的干部需要具备更多样化的能力和品格,更需要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政治定力。那么,如何才能当好新时期的好干部呢? 要忠诚坚定,心存高远天地宽。忠诚是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是判断干部好坏的首要标准。古人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忠诚信仰面前,任何困难和挑战都应当得到从容应对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杨善洲。在担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期间,他一直忠于党和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即使退下领导岗位,依然为家乡的绿化和经济发展无私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干部要心中有信仰,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要敢于担当,逆行而上展作为。新时代的好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标尺。孟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逆行者”为例,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及无数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冲在一线,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这些“逆行者”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全国人民,也为每一位干部树立了榜样: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是对担当精神的最好诠释。 要清正廉洁,自律方能自强。清正廉洁是干部的立身之本,是取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要永远在路上。古有包拯,以其“铁面无私、一身正气”而名垂青史,成为人民心中公正廉洁的象征。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干部以自身廉洁自律的行动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如山西大同的孙涛,他在担任纪委书记期间,坚持原则、刚正不阿,查处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净化了当地的政治生态,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孙涛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廉洁自律,干部才能不乱心、不贪腐,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 要勤于学习,博学以应万变。新时代对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干部必须勤于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正是干部应有的学习态度。近年来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干部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能力。比如上海嘉定区的基层干部,通过不断学习现代农业科技,与科技工作者合作,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实现了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干部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应对各种挑战,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促和谐。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新时代的好干部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枫桥经验”就是以群众为本的积极探索。枫桥镇通过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多方参与、协商合作,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经验值得各地干部学习和借鉴,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才能赢得民心,推动地方发展。 新时代好干部不仅是发展的先行者,更是民心的守护者。忠诚、担当、廉洁、学习和以人为本是每一位新时代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只有将这些品质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展现新的作为,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让我们以更多的好干部为榜样,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