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一词源自古代丝织工艺,意为洗涤锦绣,使其焕发出原本的亮丽色彩。引申开来,濯锦象征着去除杂质、恢复本真、追求卓越的过程,这一理念恰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精神相契合。以此为镜,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以濯锦之理,照亮党纪学习教育的道路,深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严守党的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濯以净心,深学党纪
濯锦的第一步是对锦绣进行彻底洗涤,去除附着其上的尘埃与杂色。同样,学习《条例》需先有“濯”的心态,即以敬畏之心、虔诚之意,对党纪条规进行深度学习。这要求我们摒弃浮躁,沉下心来研读《条例》全文,理解其立法目的、基本原则、违纪行为的认定及处分标准等核心内容,力求对党纪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化对《条例》的理解和把握,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锦以鉴行,熟知党纪
濯锦之后,锦绣得以显现其原有的光彩。对于学习《条例》而言,熟知党纪就如同识别锦绣的纹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对照、反思,使党纪成为规范言行的“尺子”。党员应熟记《条例》中的各项禁令,明确哪些行为属于违纪,哪些行为应当禁止,时刻提醒自己不触碰纪律红线。同时,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对照《条例》规定,自查自纠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升防范违纪行为的能力,真正做到知纪于心、守纪于行。
三、锦以明志,笃行党纪
濯锦最终是为了恢复锦绣的本真之美,使其熠熠生辉。学习《条例》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坚定信念、塑造人格,使党纪成为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根本遵循。党员要以《条例》为镜,时常审视自己的思想言行,检查是否符合党纪要求,是否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同时,面对诱惑考验,要坚守党性原则,坚决抵制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通过笃行党纪,党员不仅能提升自我修养,更能带动身边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濯锦之理观照党纪学习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求广大党员以“濯”的态度深入学习,以“锦”的标准熟知党纪,以“锦”的境界笃行党纪,从而实现学纪知纪明纪,真正让党纪内化为党员的行为准则,外化为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