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辉煌党史,我们党饱经风雨、由弱到强的一路走来,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始终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永远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之源。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文章指出,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简简单单五个字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为民的崇高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建功创业、担当奋进。 近之亲之,铸牢血肉联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作为自我检验的“试金石”,多接“土气”,多冒“热气”,常去群众家中坐一坐,常往田间地头走一走,从一点一滴入手,以一步一个脚印为证,拉近与群众距离。 念兹在兹,心系急难冷暖。把解决问题担子扛在肩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盼,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挂在心上,将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工作衡量,跳出“舒适区”,不当“躺平人”,动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挑“重担子”、啃“硬骨头”、练“铁肩膀”,在纠纷处理中积攒经验,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全力以赴办好促进发展的“重点项目”、惠及民生的“关键小事”、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落实爱民为民惠民的责任。 情至行至,力践责任担当。甘当“螺丝钉”,耕好“责任田”,精心谋事、专心干事、尽心成事,在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真正在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上,注入真感情,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守护好、发展好。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为民,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困难面前不丢担子、危险时刻不撂挑子,不知足、不懈怠,永远奔跑在干事创业的路上,以夙夜在公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责任担当,负重前行、拼搏创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朱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