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扣高素质专业化目标,通过倾斜基层编制资源,科学编制考录计划,探索完善培养、交流、激励等机制,着力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 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的编制原则,加强“减上补下”力度,削减市级、县级部门单位编制增补到乡镇,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逐步扩大乡镇机关招录规模。对乡镇公务员队伍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调研,深入分析当前队伍年龄结构、专业要求等因素,指导用人单位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设置学历、专业、户籍、性别等职位条件,杜绝“人岗不符”现象。科学分析招录政策的适用性,合理运用倾斜政策,在乡镇机关拿出一定职位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军队服役五年大学生退役士兵及本地户籍或生源地考生,适度放宽年龄、开考比例限制,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积极完善乡镇公务员培育机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新录用公务员“传帮带”培养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乡镇具体负责,县区组织部长、包抓乡镇县级领导与新录用公务员、到村任职选调生“结对子”,采取谈心谈话、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形式,定期了解思想动态,传授工作经验,关心生活状况,切实帮助乡镇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举办乡村振兴、选调生到村任职、年轻干部培训等专题班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岗位练兵”、项目管理“现场观摩”、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等实战化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集中培训,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