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回首过去的百年的历程,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一起去团结带领祖国人民以不懈的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的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的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放眼中华文明的五千多年的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的力量能历史性地去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的进程。历史和实践充分的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的成果,正是全国各族的人民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历经了千辛的万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不是理论本身,不是简单套用经典作家的模板,而是在于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但仍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为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综上,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成绩,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必须深刻把握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背景,做到临危不乱、开拓进取,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尽管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国际看,疫情冲击造成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从历史的脉络中梳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可以看出,这个总体目标一脉相承、不断深化,是不断坚守、不断传承并且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