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路口,更需要抓住关键,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实干担当队伍。基层不仅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最小单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基层干部处于许多政策执行的最前沿,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需要把握三种品格,建成这样的队伍才能助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基层的能治与善治 以忠诚之品为抓手,不断锤炼千钧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对于一名基层干部,忠诚的品格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政治素养,须有一颗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心,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我们应当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在实践中检验,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努力做到思想过硬,信念坚决,把坚定的信仰注入骨髓、融入灵魂,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真正成为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以奉献之品为切入,持续践行初心使命。要经常想一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树牢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实意向人民群众学习,把广大群众是否拥护、赞成、满意作为工作最高标准。奉献是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所在、精神所求,同时为民造福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工作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更需密切联系群众,这样类型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要怀有一颗奉献之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以实践之品为动能,充分激发干事活力。基层是解决问题矛盾的主要战场,要想要找到问题根源的线头,下沉一线方能精准切题,实践也是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切实提升干部素质水平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基层干部当抓好实践这个看家本领,自觉踏出舒适圈,知重负重、知责尽责,在基层实践中铭初心、履使命,人不磨不成器,实践方能出真知。基层干部需时时身入心至,事事在心、时时尽心,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再将经验反施在实践上去,切实做到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