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各地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以“植根人民”之心,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根深叶茂,本固邦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想要得到更好的贯彻,党员干部必须当好“桥梁”,学好百姓语言,深入一线讲好新时代故事,让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带动群众自觉自愿团结奋斗。党心连民心,其力能断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不是照搬式灌输,要多冒热气、多接地气。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必须走出“曲高和寡”、为讲而讲的形式主义等误区,通过说群众想听、讲群众爱听、让群众懂得的生动方式积极宣讲,让“走得进、坐得下、聊得开”蔚然成风,让广大群众听得有味、记得更牢、感悟更深。 以“造福人民”之情,让问需的脚步下到最深最远处。举债2亿兴建“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堆盆景”做法反映出部分干部急功近利的扭曲政绩观,担当作为、造福人民不是仅仅建高楼、造大厦的形象工程,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深入基层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充分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的基础上做好科学规划,利在当下、功在长远。下基层调研是一种务实态度,也是一门苦修工夫,是潜心下沉,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取经,也是直面问题,从千条万绪的基层表象中抽丝剥茧,找到上面的“根子”,用正确的钥匙破难题、啃硬骨。党的科学决策只能从群众中来,必须拿出踏遍千山万水、走遍千家万户的劲头,始终将群众的千言万语挂在心头,找准人民所急所忧的真问题,才能真真正正地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以“我将无我”之力,让马上就办落实在基层第一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既要有赤诚相见的“访”与“问”,更要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举措急民所盼、解民之忧,对百姓来说,问题的实在解决才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察实情,更要出实招、求实效,做好“后半篇文章”。群众有需求,干部就要有行动,好措施、好办法不是表态“表”出来的,也不是拖延“拖”出来的,而是以“马上就办”的实作风实举措“干”出来的。马上就办,更要“办好”,不能“合意者取之”选择性干,不能急于了事,敷衍搪塞着干,也不能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着干,而要完善追踪监督机制,求质求效、精益求精地干,将群众的呼声切实转化为掌声,驰而不息在求成效求长效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