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意即“初始之日”,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时下,元旦将至,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怀有“岁末情结”,更要思考摆出什么样的心态、放出什么样的姿态、拿出什么样的状态,去答好“群众过节、干部过关”这道重要考题。 恰逢佳节倍思“民”,把好安全“责任关”。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肩负着“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过节对群众而言是喜悦和放松的时刻,但对干部而言应是忙碌和紧张的节点,要有“视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的意识,慎终如始拧紧“安全阀”。要多想想哪些安全隐患还没有整改到位,多想想哪些困难弱势群众还需要关心帮助,特别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要多想想在疫情医疗保障能力和健康服务方面,还有哪些工作可以再完善提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让人民群众过一个文明、安全、欢乐、和谐的元旦。 恰逢佳节倍思“清”,把好廉洁“自律关”。古往今来,公正清廉者受到群众的崇敬爱戴,反之,则深陷囹圄,追悔莫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过节与廉洁看似无关,但实际上一份礼品、一顿饭局就可能让人丢掉了原则,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害,管好欲望的尺度和边界。一方面要强化自我约束,警惕“小节无害”的心理,远离“温水效应”的陷阱,把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敢于“说不”、“拉下脸来”拒绝,另一方面要守好自家的“门”,把好家庭“廉洁关口”,重视良好家风的建设,常念家庭“廉政经”、多吹枕边“清正风”,让每个“自己人”自觉守“廉节”。 恰逢佳节倍思“进”,把好开局“谋划关”。一年到头,党员干部的工作实不实,成绩好不好,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岁末年终,可能少了一些忙忙碌碌的“热运行”,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做一些深入谋划的“冷思考”,在新的一年里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要做好“理”的文章,对各自的工作进行全盘梳理,明确有哪些成败得失,哪些必须坚持,哪些需要改进,找到“病灶”在哪里、对策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施策。要做好“谋”的文章,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做到超前谋划、务求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