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是破题开局的有效良方。党员干部们要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学习“四下基层”的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理论政策出“实效”,传递时代好声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任务,也是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干事创业方向的有力途径,更是领导干部明晰群众急难愁盼的便捷“通道”。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上级部门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掌握“四下基层”工作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各项政策导入基层、各类资源下沉基层。切实将多样化宣讲形式、创新型理论课堂“搬”到基层,从身边乡贤故事、典型社会案例中挖掘亮点,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让党的声音“声”入也“身”入。 调查研究讲“真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下基层”作为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其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工作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要想真正取得实效、符合实情、贴近实际,就要搭建好调查研究基层“桥梁”,疏通好社情民意基层“纽带”,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走村入户,常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常态化开展群众建言献策活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高质量调研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信访接待提“质效”,化解矛盾聚民心。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基层治理中,党员干部们要认真做好实地了解信访问题落实情况,现场接待信访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加强相关部门与信访群众沟通联系,及时把问题解决到位,给予群众满意答复。要扛起责任使命,敢于面对矛盾纠纷,勇于化解突出问题,运用好法律、政策、调解、疏导等办法,因案因人制定化解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树牢人民至上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回答好群众的“疑难杂症”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