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习近平同志一到福建宁德赴任,就深入基层,听民声,察实情。调研开路,实干开局,“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那些年,习近平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踏遍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感人佳话。人民江山,根在人民。根深叶茂,本固邦宁。 说到新发展理念时,习总书记曾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唯有时刻“为了人民”,才能不偏离我们的初心。因此,我们干事创业之时,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秉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闹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坚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这是一个政党不变的誓言,也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建立了新的航标灯塔和价值遵循。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也提醒党员干部务必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一切工作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发展思路,使广大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正所谓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造福人民离不开奋进勇担当。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中常思百姓之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手中常办为民之事,公而忘私、甘于奉献,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避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当家事,耐心解答、细心研判、悉心解决,用心用情扛起为民使命,全心全意为民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