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贝贝 于 2023-12-18 19:29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政党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各方面优秀人才充分凝聚在我们党周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将中国打造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平台,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内生动力和强大活力,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用心爱才,铸造人才基石“强磁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队伍的历史。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在这个呼唤人才也创造人才、渴望人才也成就人才的时代,惟有立足“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大局观,不断在科技变革趋势中提炼人才工作走向,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深化研究人才引育留规律,厚植“群马疾驰”的人才优势,奋力激昂“千帆”逐浪竞发的生动局面,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各类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长卷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争新出彩。 用心育才,打造人才培养“快车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只有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做大做好人力资源“蛋糕”,创造出人才蓬勃发展的环境,才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切实让人才“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才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需要对人才培养过程重点关注,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培养塑造可用之才、大力吸收外界人才、全方面充分利用人才资源。要深刻体悟“择木而栖,得志而飞”的哲理,像精简行政审批手续一样精简人才政策兑现流程,着力打好“温情牌”,当好“后勤部”,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丰沛的“阳光雨露”。 用心留才,打造培育环境“生态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投入,实现收益最大化产出。“水滋百谷,土育千物”。以人才健康成长、发挥人才作用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人才的培养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圈”。敢于投入真金,善于投入真心,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用“最优生态”服务“最强大脑”,将人才驱动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人才,更要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以及人才考核、选拔制度,为人才发挥创新能力和潜力创造良好条件,使人才各尽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