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党的领导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动力源”。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方能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引领和保障。 重实效,突出政治引领,把稳发展“方向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表明,政治方向是政治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取向和质量,体现着信仰的引领、思想的指引、行动的指南。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政治灵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发展航船掌好舵,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强实干,提升选树标准,建强发展“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抓好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党的领导就有了可靠支撑,推动加快转型发展就有了中坚力量。重点要坚持严格把选人用人作为第一标准,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育用结合、边育边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目标激励、考核鞭策”,用更符合成长规律的方式培养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督查“推进器”的作用,确保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正确方向。 抓落实,加强作风引领,涵养发展“好生态”。抓落实、求实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理念与行动,也是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要鲜明树立抓落实的工作导向,细化抓落实的工作举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前期摸底、现场调研、形成报告、出台意见、督查回访”五步法,多到一线、多听基层意见,努力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措施提实,确保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见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商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服务联动、多方协同、共享共赢的商圈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商圈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构建形成高质量的商圈发展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