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6日下午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11月2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新时代的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激发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到今年5月,中央专门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可见,新时代促进党的事业快速发展,要在激发干部积极性上下功夫。 思想引领前行,各级党委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组织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为党分忧、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思想上培养干部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 今天,衡量和判断干部是否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是看干部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担当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各级党委要坚持重实干重实绩,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搭建展示能力的舞台。要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重担当、重作为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各级党委要充分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带动形成党员干部队伍良好风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千秋大业,贵在用人。干部选任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大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选拔出优秀的党员干部,才能践行好新时代的组织路线。 (作者: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