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写得出实情况。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必须导向鲜明、直击要害,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论证全面充分、深入唯实,不搞文字修饰,不追求辞藻华丽,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能习惯于“拿来主义”,从“材料”到“材料”,把征集材料作为自己的“杰作”,把他人意见作为自己的“见解”。要学会从民情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精炼调查观点,深入浅出地思考问题,摸清各类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做到分析过程有理有据,得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要多使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多讲符合实际的话语,使调研报告“原汁原味”“切中时弊”。 去伪存真,想得出好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对于调研中的“病症”,要问好诊,更要开好方,避免决策“万分正确、十分无用”,建议无中生有、无关痛痒。要针对矛盾问题的“堵点”进行“疏通”,提出化解矛盾、破解问题的“实招硬招”,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使调研成果更深更实。要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做决策,既要立足当下,解决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又要着眼未来,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增后劲,做到辨证施治、综合施策。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决心,列出时间表和任务书,打好矛盾问题的持久战,确保决策精准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