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让自媒体搭上了时代的“东风”,也将发布信息的“话筒”交给了网络空间每一个平凡的个体。然而,一些人利用互联网的自由和开放,借着热点事件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对事件主体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凭空杜撰“李鬼”新闻,从而达到获取流量、非法牟利等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易发阶段,若是听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行为发展,不仅会侵害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还会扰乱网络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从源头入手守护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加大监督审查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肃清网络污秽,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对违规账号集中的网络平台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对于参与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造成恶劣影响的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还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时代注入了活力,也为治理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发布,这在充盈网络空间的同时,也令网络信息变得纷繁芜杂、真假难辨,一些碎片化、低质量甚至带有攻击性的内容在网络空间如同“毒草”般肆意生长,若是不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根除,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挤压优质、健康内容的生长空间。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其恢弘的盛唐气象、绚烂的唐诗文化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时代在变迁,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是不变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提高传统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以家国情怀、传统美德沁润人心,让正能量成为网络上的“大流量”,引导广大群众起而行之,担负起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责任,实现向上向善的优质网络内容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之间的“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