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了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开班典礼。典礼上,中央党校校长陈希强调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要性,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使命与担当,把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摆在重要位置,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4至17实际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和科学推动了当时科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蓬勃发展,为现代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全球间推动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跃进和文明的升华。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是没有竞争力的。重视文化、保护文化、发扬文化,才有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风雨沧桑而始终不断层不消亡。摒弃和否定本土文化,最终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自己。韩国在历史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很深,但在近代,随着日本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韩国开始逐渐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转向西方文化。在这过程中,韩国传统的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逐渐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时尚和流行文化,但这种文化的转变没有给韩国带来真正的繁荣和发展,反而导致了韩国文化的断层和精神的空虚,使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直到近年韩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才使韩国文化重新焕发光彩。 文化兴民、文化强国,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就如无根之木一般,是站不来也不可能发扬光大的。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特色所在,只有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自信,才有坚持守望的定力、改革创新的勇力、持续发展的毅力、交流展示的活力。其次,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西学东渐、东学西送,一种文化只有有所取舍地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才能更加地壮大,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灵感,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渗透融汇,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和交融。 文化,作为国家之魂,民族之根,承载着历史,昭示着未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使命与担当,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文化篇章,以文化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