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总书记多次指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回顾中国党从孕育、诞生到一百年来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可以鲜明看到我们党的生命和事业始终蕴含着虎虎生风的青春脉动、洋溢着勃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这种发之于内、形之于外的蓬勃朝气,使中国党和党领导的事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风采永盛。我们要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让青春成为党领导的千秋伟业中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 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青春的这些突出特性,使得青年往往与革命理论、革命政党、革命运动,在根子上紧密相连、在灵魂上息息相通。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总是与青年、青年运动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也由此是最艰难困苦的事业。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来,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沉重而凶恶的“三座大山”;在一个过去久经战乱、底子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要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一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规模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开放,要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一个长期“西强东弱”、长期面临国外敌对势力破坏遏制风险的世界格局下,要突围崛起、推动和平发展和民族振兴,所有这一切,无不让中国党面对着千重山、万重险。“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我们始终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清醒认知、坚决勇敢应对。一百年来,无论是革命战场的枪林弹雨,还是反革命屠杀的腥风血雨;无论是向大厂大山大漠大江进军的经济建设,还是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创新发展;无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出现重大曲折,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无论是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军事挑衅,还是面对西方强国的战略围堵、科技封锁;无论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危机重重,还是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征程漫漫,中国党人总是以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以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去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战胜风险,铸就了苦难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