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回望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眺望未来,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要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注入动力。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尽管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国人民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 越是面对逆风和回头浪,我们越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国将以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面对疫情考验,一艘艘远洋货轮扬帆起航,一列列中欧班列穿梭往来,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连年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搭建起开放合作的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示:“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