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回复: 0

粮食安全国之根本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

主题

0

回帖

8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6
发表于 2023-4-19 14: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要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品种供给结构性短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依旧存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越是风疾雨骤,越是惊涛骇浪,就越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但我们绝不能高枕无忧,而要未雨绸缪、永不松懈。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更好发挥“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及经济持续复苏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安全做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必然缺乏有力支撑。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通过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调动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制度、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等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进而保障国家总体安全。
我国粮食呈现供需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逐渐转变的同时,也使得粮食供需关系出现了两对结构性矛盾。一是低端产量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口粮安全与改善型需求的矛盾。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必然导致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向高质量改善型需求升级,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将会越发突出。
粮食增产空间面临硬约束。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距离18亿亩的耕地红线越来越近。二是耕地质量明显下滑。由于高强度利用,我国耕地基础地力也呈现下降态势,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等现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一直都有极强的忧患意识。从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到家家户户屯粮习惯,再到根植于基因中的“种菜基因”,无不彰显中国人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认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保障粮食安全,捍卫国家安全的大事和每一名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上一篇:从“四千精神”中感悟奋进力量
下一篇:青春之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05:09 , Processed in 0.28072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