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奋斗目标、创造新的伟业,必须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高水平安全的战略谋划,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把新发展格局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必须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扑下身子当好“施工队长”。当前,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推动扩大内需战略各项举措落地见效,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释放出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运用辩证思维搞好“六个统筹”,坚持辩证方式用好“五大政策”,尽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同时,要健全经济政策紧密配合新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做好综合平衡,优化逆周期和跨周期政策设计,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依规依纪依法调控治理经济。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越是困难时,就越要不失时机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要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完善市场主体有序参与政策制定机制,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全链条管理的角度加强针对性、协同性、时效性和执行力。要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拓展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