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枫桥经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期待。 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乡镇是国家政权的“最后一环节”,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什么问题最难办,就带头去解决什么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暑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位不能偏、政治功能不能弱、战斗堡垒不能垮。 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基础。“枫桥经验”的灵魂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在于人民主体性。“枫桥经验”近60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抓源头、抓苗头、抓基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一方的和谐平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就要充分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坚持以治理创新为动力。数字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实现基层善治,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过程中,各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创新基层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以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当下,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各地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基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力量,推动治理从传统方式向智慧治理迈进,从粗放式管理向更精细化的模式转变。 “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丰富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重要源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予盾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警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