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强化党建引 领,加强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红色引擎”。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建强红色堡垒,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凝聚力、战斗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生产技术能手等选拔和培养带头人队伍,切实选拔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头雁”队伍。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外出培训、上挂锻炼、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定期组织开展经济、农业、法律等方面培训,切实增强村干部履职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 加强人才培育,激活“智力引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重要支撑。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乡村人才大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激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装上“智力引擎”。要盘活本土人才,加强乡村人才培训锻炼,注重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培养、磨练和使用本土人才,激活乡村潜在人才资源。要畅通引才渠道,制定积极的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和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才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用心留人,更要用“薪”留人,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荣誉感,让人才安下心、留得住。 推动产业发展,点燃“科技引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增加群众收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不竭源泉。要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围绕“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品牌”,确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能。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探索“党建+产业”新路子,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扶持农民创业就业。要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居民俗、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要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康养、农村电商、手工艺品等产业,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产业强、农民增收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