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2022年是深化之年,2023年是乡村振兴的收官之年,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将内容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主要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在“守底线”中,首先提到了要“抓紧祝好粮食和农产稳产保供”,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耕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紧接着“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将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和农业绿色迅速发展,这三个重点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其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就是“守底线”为助力农民脱贫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和为农村机械配备和科学种植给与较强的支撑落实了相关政策后,以基础设施为基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的初加工,全面推进商业体系建设,将“数商兴农”和“互联网”等农产品出村进城市工程深入实施,提高了农民交易平台,解决了农民农产品无市场、低价出售的尴尬。另外“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是对乡村振兴建设的丰富和拓展,让农民富裕,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实现真正乡村振兴工作。 最后对于农村人才、乡村治理体系、各类政策落实保障方面,重点工作也是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和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对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健全推进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等,为乡村振兴建设建立完善制度,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将人才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引进科技型人才返乡创业。 农业农村发展、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使命和目标,但是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将乡村振兴的各类政策真正逐步落实到乡村,才能将共同富裕的目标越走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