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继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性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五条重大原则,即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这五条重大原则,关涉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问题,内涵丰富,是一个有机整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重要的位置,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的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是一个大国,习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党每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间节点、历史关键时刻,都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些重大原则,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创事业。“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廓清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排除了各种干扰,确保了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我国目前城市现代化还表现在5大辅助特征上:(1)人口总量(规模)是否趋于稳定,即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否接近“零增长”和人口素质是否有很大提高;(2)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的弹性系数是否接近零,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速率是否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3)在促进科技进步投入中,是否实现了政府投入份额由高到低和企业投入份额由低到高的转换;(4)国家信息化水平是否实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改造和升级的力度和速度;(5)社会腐败指数稳定下降,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有显著提高。 优美的、适于人居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现代化的形象标志。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前者的现代化要求有周全的环卫设施和优美的园林绿化,无污染、无公害,保持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后者的现代化主要指城市建筑设计做到既有民族化,又有时代性。 丰富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深层标志。随着城市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文化功能日益发展,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城市气质的表现,文化使城市成为信息传播中心,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