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新道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利益至上”的摈弃和超越。纵览世界历史,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不是定于一尊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长久以来,国际理论界认为后发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不仅经济体制和市场化改革要全盘西化,社会制度和道路、文化价值观等领域也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齐”,即将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然而,拉美国家现代化运动的实践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仅不会推动后发国家步入现代化,反而使得第三世界国家成为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循环中的“低端环节”,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走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摈弃掠夺式的现代化,是摈弃资本式的现代化,是摒弃依附式的现代化,是摈弃照搬式的现代化。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要求,并就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的高度文化自觉,指明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紧紧围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个重要目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带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品牌的现代化。经过一代代无产者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尽管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党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带领下仍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面临着新形势新考验,要继续保持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毅前行的决心,众志成城的同心,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