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总书记给出的鲜明指示使我感触良多,在感受话语间的磅礴力量时也不由得产生了许多思考。古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那么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也必然能创造全新的灿烂文明。 中华文明的传承需要坚定不移的立场。辉煌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独有的瑰宝,即便历经岁月打磨,也依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拥有如此优秀的文化底蕴,相信每个被祖国母亲哺育成长的儿女都会深感自豪,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重视这份汇聚了由古至今众多先贤智慧与思想精华的珍宝,以坚决强硬的态度反对他国别有用心之人进行文化偷窃挪移,以巍然不动的作风捍卫所有文化精髓,以主动热情的风范传播展示立体全方位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创造需要深厚思想的引领。文明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延续,而文明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文明,必然是因其在深沉思想下产生的缘故。创造新中华文明的思想早已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得以说明——那便是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涵盖内容广而全面,极具深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不息动力,若以此为基石,必将绽放出更为艳丽夺目的中华文明之花。 中华文明的诠释需要融通中外的表述。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有了具体清晰的措施,那么在将其推向世界时,最关键的是要让这份智慧结晶得到生动准确的阐述说明。习总书记曾经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因此,在向外界分享介绍中国特有文化时,应当务必做到文字简洁凝练,叙述详尽易懂,且应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用语习惯,在保证还原文化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因地制宜,适当修饰。 文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组分之一,亦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传承中华文明,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保护文化的自觉性,还能增加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使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诠释中华文明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用灿烂的文明谱写独属于中国的壮丽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