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学习“形式化”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党员干部不断进步、持续增强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前提,也是我们党百年永葆活力、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多元科技涌现,网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网络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知识实时共享,使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不再拘于单纯的线下实体学习,更多是采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相比于网络学习理想氛围,在实际学习中,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存在网络学习钻空子、走过场、看数据、等形式化现象,违背了网络学习的初衷,需引起重视。 学习内生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意识薄弱、认识不足,自己不主动去学,学习任务下达又借口“工作事情多,没有时间学习”对网络学习敷衍了事,陷入‘以干代学’的思想误区,认为只要做到把工作做好,学习就不重要。更有甚者认为学习是负担,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觉得学习是在浪费时间,是导致工作不完成的元凶,从而不愿意学习。 填鸭式的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现有网络学习课程,大多都是你讲我听,纯粹的理论式灌输,缺乏互动和教师实时刺激;同时网络学习的宽容性让学员灵活便捷学习的同时,也缺少一定的约束,让本就松散和没有兴趣的学员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常开小差、刷视频、玩手机;再是,党员干部在进行网络学习时,不注重质量,只看片面结果,按时签到,学习证书完美,学习科目众多,各式学习印证材料齐全,看似认真努力,实则是走马观花、课停人走、学完就忘,没有围绕学习专题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讨论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来,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真正发挥好理论指导实践的应有效果。 外部学习氛围偏差,缺乏监督。部分领导不重视网络学习,对于自身学习也是心有鸿鹄,上梁不正下梁歪,其余党员干部有样学样,部门学习氛围差。同时,大部分课程的结课要求不高,部门监管不严,只要学时满、视频看完就视为学习完成,至于是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集满学时不做要求。于是,党员干部在网络学习时钻空子,大行“代学”、“人机分离学习”之风。 上有很多课,下有无限策。要想网络课程教育教学真正发挥作用,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就不仅要党员自身建立主动学习意识,自觉规划好时间,利用工作间隙,为思想充电,给精神加油。也要网络课程在开发时丰富教学内容,课后部门单位要加强监管,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做到学前要宣传,学时有人管,学后有人考,增加党员干部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加强宣传,激发党员干部网络学习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加强宣传,通过粘贴宣传标语、三微一端推送学习宣传材料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上行下效久久为功,领导先行、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强化学习氛围、思想作风,做到力学笃行,营造整体学习氛围,潜移默化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著名文学家法布尔这样理解学习:‘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只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事业观,将理论学习作为每天必修课,像是对待水源一样每天持续汲取,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避免陷入‘事业是工作任务,学习可有可无’的误区,协调好工作硬任务和学习软任务。 加强监管,强化党员干部网络学习行动力。激发党员干部网络理论学习行动力,除了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外,还需要外在的刚性约束。各部门发挥监督考核作用,对于网络学习,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进行监管,如利用党员干部网络学院进行学习时,课程开发方可以在课上设置提问,看完十分钟答一次关于视频知识的题,答完视频才能继续播放,累计答题分数合格以及学完心得体会才发放结课证书,后续可以按照季度开展实践和理论结合成果擂台赛,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通过硬性条件反作用于学员,促成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达到理想网络学习作用。 当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党员干部网络学习逐渐常态化发展,繁忙工作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网络学习可以有效减少知识焦虑,克服本领恐慌,但同时也要警惕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形式”,避免“假努力”,真正利用网络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秀塘乡:韦花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