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0|回复: 0

以“三重”提高基层治理实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11-26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人才,强队伍,奏响“以才兴治”的乐曲。“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齐桓公用管仲,成就了春秋霸业;汉高祖用张良,开辟了汉朝四百年基业;毛泽东用彭德怀,打赢了抗美援朝战役。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求贤若渴,吸纳有情怀、有能力的专业人才服务基层,把更多的城市人才引向基层干事创业,鼓励其下沉社区、农村,在基层大舞台上淬火磨炼,长见识、壮筋骨,干出基层治理新业绩;要重点培养,注重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挖掘公务员队伍中的“千里马”,丰富其理论储备,开口能讲、坚定其无畏意志,心中有民、强悍其实践能力,动手能干、集才华与品德于一身,做勤治、能治、善治的“大成者”,激发基层人才活力,锻造一只“能打仗、会打仗、打胜仗”的基层治理铁军。
  重利民,担使命,写好“为民而治”的答卷。基层治理工作纷繁芜杂,常给人以千头万绪之感。抽丝剥茧,以利民为本,是谓一定之规。再好的政策、再美的蓝图都要群众来评判、由实践来检验,脱离群众的,群众自然不会答应,背叛群众的,终将为群众所唾弃。要牢牢站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从问题处着眼,以惠民为抓手,凡事多思“为什么、怎么办”,感同身受忧民忧,身体力行解民难,切忌措施偏离现实,方法大失人心,始终做到为民出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与人民共生长。要顺应民生、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为百姓谋福祉,凸显基层治理的现实意义,带着责任上路,将使命落到实处,以一心为民的“1”,延伸基层治理的“100”。
  重方法,促和谐,铸就“综合智治”的篇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齐头并进,灵活应用,既要建立健全基层自治机制,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也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让法律的威严得到切实体现,还要补齐“科教文卫”的短板,充实村(居)民精神世界,或自治、或法治、或德治,不一而足;要加强联动,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的结合点,抓住现代化、智能化治理的契机,借助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的力量,搭建“三治”融合的平台,丰富基层治理手段,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打破单一模式的藩篱,使“三治”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治理格局,让基层治理更有序、更高效,实现智慧之治,促社会和谐美满。





上一篇:青年干部必须要有“一技之长”
下一篇:非公党建要盘活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20 14:02 , Processed in 0.21567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