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纪晨 于 2022-11-1 16:11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多地通过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记忆恢复与再现等手段,实现文物原貌还原,让古文物‘活起来’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高楼林立,老旧斑驳的建筑与飞速发展的城市越发格格不入,以至于古文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保护古文物,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刻不容缓。 以文化为基础,让文物‘活起来’。历史文化的保护应该是一种‘生态’保护,不能只保护旧房子和老物件,见物不见人,而是要保护文化,保持‘生活的延续性’。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逐渐形成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以创新为驱动,让文物‘活起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创意元素的文创产品。以文旅文创为牵引,积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劲动能。以“轻度假、微旅游、慢生活”为目的,兼顾商业效应为运营机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使商业资源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努力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把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文明探源为突破,让文物彻底‘活起来’,打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作者:纪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