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建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提、保障和基础,是我们中国梦前进的安全座椅。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是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键,是直面世界惊涛骇浪的底气,是永远都不能丢的法宝。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善于通过抓党建强班子、聚人才、凝合力、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抓起,努力构建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党员队伍。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因此,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各级党委要针对部分地区村干部年龄偏大、潜力较弱、干劲不足,“双带”潜力不强的问题,一副守摊不出事的心态,要通过下派干部的方式,或者引入大学生村官等,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要让那些党性强、觉悟高、事业心强、能干事的青年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充实基层党组织队伍,增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正常有序发展。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恪尽职守,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带头把党建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持续在抓基层、打基础、解难题、补短板上下功夫,在创新党建方式、开展党建活动方面多探索、多思考,出亮点、出精品。最为关键的是,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民主理财、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财镇管、村级事务决策等各项民主管理监督制度,确保基层廉洁的基础上,快马加鞭地开着工作。要大力提升村干部的能力,采取集中培训、分别指导等多种形式,使“两委”成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避免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无章可循、财务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带给有力的政权基础。 (作者:麦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