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办表示,2021年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要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用党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筑牢乡村发展的基石。充分吸收和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致富愿望强烈、返乡创业等人员为党员或农村基层后备干部,为乡村发展储备人才,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智囊团”。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治理短板,以“关键少数人”带动群众参与村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精准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着力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现阶段农民最迫切需求、最易有明显成效的事情入手,打牢基础、补齐短板、破障除弊,解决民生堵点痛点。 聚焦人才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不足、农村后备干部资源匮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攻坚,乡村振兴更需要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做好人才文章,培养一支新型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群众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把创新的赋能拓展到田间地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攻城拔寨的歼灭战,那么乡村振兴就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作者:余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