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7|回复: 0

[已拜读] 以梦想牵引梦想,在基层一线去书写青春华章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613

主题

2

回帖

366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665
发表于 2021-4-9 2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那么,作为教育扶贫智慧军团的高校师生则是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广大师生深入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中,把青春和奋斗的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扶贫也扶智、扶志,在扶贫之路上丰富着中国扶贫的高校方案。
莘莘学子,读书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接受知识的熏陶,寻得一个好工作,更是要让他们把知识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在基层一线去书写青春的华章。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而美好的梦想只有到更广阔的天地间去施行,才能真正地变成现实。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为梦想拼搏奋斗的激情,都要让自己的青春燃烧得更加绚丽,才能够让青年一代的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走向基层一线,搭建奔向梦想的“大课堂”。走向基层一线,是让更多的青年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注入新的力量,以梦想牵引梦想,让更多的人能够激发内生动力,解决好精神贫困的问题。唤醒潜能非常不容易,这就需要青年能够自觉地融入到基层,要用心地为这些青少年制定一个成长计划,让他们的梦想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教室起航,让更多的青少年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
走向田间地头,在泥土里挖掘出“大价值”。产业兴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动力,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走对路子,更要用科技手段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无数科技大学生和学院教师走向田间地头,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验室”变成了“泥土地”,从细心指导村民做好农作物的保温、浇水、采摘等每一个种植的细节中,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科技人员的“农民本色”,更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挖掘出了更多的乡土“大价值”,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
走向民俗文化,唤醒文化中展现“大能量”。文化是一个地方重要的精神财富,然而,很多人把更多的目光看向别处,忽视了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也让他们的文化自信打折。要唤醒更多人的文化自觉,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古村寨之中看到价值,才能让更多的人守护传统文化。推动乡土文化振兴,既把那些被忽视的乡土文化挖掘出来,更加大对古村传承人的培训,还讲好乡土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成为乡村文化的守护者,才能让文化展现出巨大的能量,成为不竭的精神源泉。
让乡土更加有活力,让乡村更加有前景,让乡音传播得更远,让更多的乡村人守护好乡村的财富,都需要高校发挥智力优势,用心地擦拭乡村资源上的“灰尘”,让更多人看到它耀眼的一面,让青年在乡村中施展才华,提升自我,更能够让乡村发展的底气更足,未来更可期。(文/婧蓝)





上一篇:用党史历史和实践启迪智慧
下一篇:做“民心所向”好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3 19:08 , Processed in 0.21538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