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7|回复: 0

“接地气”不能停留在口号上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65

主题

0

回帖

39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95
发表于 2021-3-22 2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作中,领导之间交流谈论的事项要“接地气”,要有调研才有发言权,要下沉基层才能摸清情况,才能系统做出科学谋划,解决实际问题;同事之间交流也要“接地气”,吹牛至少要吹在“点子”上,不然人家不爱听,认为你不会聊天;领导干部与群众打交道,更是要“接地气”,要读懂群众的心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这样群众才会支持工作。
  然这些显而易见的高效沟通,面对一些同志就是转不弯来,就是躬不下身段、放不下架子来。比如,一些窗口服务单位投诉时有发生,服务者以生硬的语气搪塞群众,群众不会有意见吗?少部分单位领导面对职工、群众急盼的诉求,推三阻四绕道走,难道对方不会有情绪吗?所以说“接地气”很重要,要理解对方、倾听声音、迅速做出有效的决策,实实在在解决对方的问题,这才是“接地气”的最终体现。笔者认为要与群众工作“接地气”,就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本职工作要入行。一些基层干部抱着老思想,守着老经验,换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了解新事物,观念守旧,与群众沟通缺乏“共同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既要在学习领会好政治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同时,又要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抓好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更新学习与掌握,才能与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有效衔接,才能在描绘蓝图肇划发展中找准短板弱项,举旗定向深化改革,铆足勇气推动创新发展。这样接起来的地气,才会气壮山河,吞云吐雾,感天动地。
  其次,群众语言要读懂。群众是最质朴的群体,是我们推进发展、创造最美好生活的劳动者、缔造者。他们有文化的差异,有风俗习惯的不同,有地方语言的多样性。我们必须熟练掌握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技巧,坐一坐群众的“灰板凳”,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他们生产生活现状,与他们心心相印破解发展瓶颈,紧密创造美好生活。这样接起来的地气,才会鱼水情深,盘根错节,坚不可摧。
  再次,公仆形象要树牢。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好不好,群众是最直接的监督者,是我们工作成效的评判家。“盆景”栽的再好,群众就是不点赞,是群众不理解吗?我们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沉迷于自我良好感觉。群众最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领头羊”要敢于担当,敢闯敢干,能够示范带头树立榜样,带领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使劲干,稳稳托起幸福来。这样接起来的地气,才会绵延悠长,底蕴十足,稳稳当当。(陈永江)





上一篇:一枚纪念章,一份使命与荣光
下一篇:像史君高那样“以身许家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9 00:34 , Processed in 0.26216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