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近年来各地都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但在大力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也存在忽略了干部成长规律,降格以求的情形。由于缺乏必要的台阶锻炼,有的干部能力素质达不到要求,形成了“选拔一人,打击一片”的局面,得不偿失。 加强统筹谋划,谨防后继乏人。发现和选拔年轻干部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有其工程周期,必须着眼于长远,着手于眼前,夯实基础,不能刻意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切忌搞年轻干部提拔的规模效应、舆论效应,简单地划定“指标硬杠”,借此希望在短时间内优化干部年龄结构。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总体规划,应当由地市级以上组织部门统筹考虑,根据党政干部人才需求现状和后备人才现状,结合调研摸底情况综合考虑,有选择性、有侧重点地确定选用类别和规模。 加强教育培训,谨防能力恐慌。要对年轻后备干部库的干部建立培训学风档案,记载学员参加培训表现和学习成绩等情况,作为今后任用的重要依据。坚决杜绝个别单位在选定培训人员时只选“能走开的”不选“最合适的”。另外要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转型发展等中心任务,紧扣解决年轻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培训形式,精选培训内容,帮助年轻干部练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建立干部培训效果跟踪机制,对反馈结果进行梳理分析,不断调整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提升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加强实践锻炼,谨防纸上谈兵。部分年轻干部虽然文化素质高,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对社会各方面也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俗话说,见多才能识广,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年轻干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需要经历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磨练。需要注意的是,锻炼绝不是做做样子走过场,而应该是多岗位、长时间的。坚持把能力最强、干劲最足的优秀年轻干部,放到环境最复杂、矛盾最突出、任务最繁重的地方任职锻炼,推动年轻干部在最吃劲岗位想问题、解难题、增才干。 (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