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明确,2019年起,将每年考核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10个、先进乡镇50个、示范村500个。这成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指挥棒”,以激发各地奋勇争先,确保乡村振兴扎实推进。(11月9日 四川日报) 在全国上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这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有力推动中央和省委乡村振兴政策在川落地落实,撑起了一把 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政策伞”。 《办法》明确,将坚持结果应用导向,实行正向激励。对先进县市区,四川将一次性给予60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对先进乡镇,将一次性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对示范村,将一次性给予60万元财政资金补助。这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财政补助“蛋糕”是极其诱人的,如何去争取分一块,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发挥所长,奋勇争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从《办法》“量身”设定的一系列考评标准来看,要突出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市县(区)要往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乡风文明善治、生活水平提高、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等五大标准上努力,各村则聚焦特色产业、村落宜居、村风文明、村级治理、村民生活等5大指标。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的标准都很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要撑好乡村振兴的“政策伞”,就要运用导向思维,找准发力点,逐个突破乡村振兴的瓶颈,按照“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要求,争取先进。运用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反哺乡村全面振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此外,要撑好乡村振兴的“政策伞”,就要用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这根“指挥棒”,层层落实解决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严防形式主义问题,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要激发各地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