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5|回复: 0

基层人才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3

主题

0

回帖

42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421
发表于 2021-3-10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人才工作关系国家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基层又是一片人才的沃土,能不断地锻炼人才和输出人才。但是基层人才“来得多,走得快”现象却普遍存在,而基层矛盾也尤为明显,解决基层矛盾,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
营造干事氛围,提高基层“吸引力”。“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其实,基层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基层。但实际工作中,基层往往很难留住人才,基层的吸引力不够还在于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一些地方简单以“年轻人就该多干点”一刀切这种错误思想要求年轻干部,往往适得其反。要想营造良好氛围,首先要突出选人用人导向,要有“识才、惜才”的伯乐精神,让有责任、敢担当的干部“推得出”,让有才能的干部“用得上”,让低调实干的干部“不吃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才能留得住人才。其次,要用情留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尤其基层领导要把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干部,让人才能够在基层得到快速成长,培养基层工作员的归属感,提高基层“吸引力”。
完善保障机制,构建基层地基基层一线承担了较为繁重的工作,但部分基层单位经济待遇与上级部门却存在较大差异,外部激励保障低,干部内在动力弱,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保障机制,满足干部最基本的薪资待遇,同时还要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提高基层干部的地位。只有让人才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基层“人心思走”的现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才能促使更多的干部主动投身基层建设,基层才能真正成为识别、培养、选拔干部的源头,成为留住人才的“高地”。
力戒形式主义,优化发展“软环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国家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的主战场,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追责问责机制建立后,基层的任务进一步加剧,不可否认,追责问责在一定程度上为真抓实干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动不动就拿基层干部问责,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使得干部群体催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思想,久而久之,必然会增加基层干部想要逃离基层的想法。因此,想要留住人才,还需大力落实减负政策,尽量减免不必要的检查、考评、会议等,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为基层干部减压,在工作上为基层干部减负,构筑健康良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作者:梁菁菁)





上一篇:时刻保持一颗“热心” 充分体现人生价值
下一篇:自觉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4 08:57 , Processed in 0.29694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