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人民网,3月2日) 怀揣一颗“民心”。“常怀一颗民心”,应该说,这是一种官德,也是一种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无民心,是检验为官者清正与否的一面镜子。“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把全部心思用在服务群众上,应该懂得,民心才是坚如磐石的“靠山”。怀有民心,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党员干部要积极改进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也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心同德,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保持一颗“恒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做人做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古之成大事者,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力,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就要练就毅力,保持一颗对工作无畏艰难的“恒心”。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面对抓落实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必须自觉校准自己的行为坐标,牢固树立抓落实的恒心,勇于担起抓落实的责任,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中,才能创造不辜负新的时代、不辜负人民群众期待的功绩。 坚守一颗“红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想避免被空虚之人生所吞噬,则须始终坚守在入党誓词中立下的誓言,也就是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奋斗终生,即一颗红心。这颗红心里有对人民的忠诚,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颗红心里还有对事业的奉献,任何成功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切切实实地去做,弘扬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总的来说,人民干部为人民,我们要新时代有所成就,就得时刻保持一颗“红心”。 (作者:李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