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5|回复: 0

社会治理不停步 文明新风入人心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0

主题

1

回帖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3
发表于 2021-3-4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肉球小黑仔 于 2021-3-4 10:07 编辑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在社会治理方面,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继承传统美德,发扬时代新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治理的坚实基础。

立德以振精神,育时代新人,养精神文明之源。古人云:“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品德是一个人的根基,决定着人的价值选择,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抓住育人这个源头,培育有思想、有担当、有才德的时代新人,用先锋楷模的优秀品德、高尚情操,引领社会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将美好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传递下去。

自治以塑良规,育时代新风,造精神文明之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石,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由人民群众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强化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成有效的社会公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造就精神文明常态化建设契约。

尚法以明是非,育社会正气,筑精神文明之本。“一民之轨,莫如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通过不懈努力,我国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法治信仰浸润人心,全民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法治建设为基础,发挥好国家机器的“润滑剂”作用,拉起是非警戒线,以硬约束,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学法守法、崇德立德、尊礼行礼,铸就了一个有规矩、有美德、有内涵的民族。今天,我们秉承民族美德,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培育时代新人,强化模范引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完善法律法规,约束公众行为,使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作者:吴思佳)






上一篇:父亲的小方桌,家风传家宝
下一篇:上游街社区“一组一会”延伸党建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3 14:45 , Processed in 0.18336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