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雨水时节过后,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抢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种,一幅幅“春耕备耕图”展现在田间地头。(人民网,2月25日) 为快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春播春种面临的一些困难与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一、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1.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将蔬菜农业保险以及蔬菜规模化种植补贴纳入补贴范畴,降低农户风险,提高农户积极性;2.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增加农机购置配备项目;3.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对粮食直补、农机购置等补贴提前预判,减少上报环节,缩短补贴周期。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我市相关部门在进行五年规划时,应率先实地考察纳入相关计划,在项目上优先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农田灌溉管网的覆盖范围,田间道路拓宽硬化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逐步完善农业保障服务体系。 三、加强银政企沟通,搭建金融服务专项对接平台。相关部门应定期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全市各大银行之间金融服务专项对接会,推动了银政企进一步沟通,搭建金融服务专项对接平台。通过充分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由各大银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作者:吴秀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