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奋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令世界为之举目的成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脱贫不脱责任,摘帽不摘担当”,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
织牢“防护网”,动态监测,及时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仍然存在,返贫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贫困人口自身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脱贫后仍有可能返贫;临近贫困线的边缘人口虽然不是贫困人口,却有致贫风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要进一步落实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政策,确保帮扶力度不减,巩固好脱贫成果。对边缘易致贫户,要针对致贫风险,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救助措施,通过产业扶持、稳岗就业、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兜底保障等手段防止出现新的致贫。目前急需建立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变事后帮扶为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好“局域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是有的地方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在退出贫困村、重点生态功能区覆盖村、重大工程项目区覆盖村、传统历史文化村中选取部分乡村,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融入“互联网”,多元发展,开拓创新,绘制乡村美丽画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除了发展产业,还要推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要从文化扶贫向文化振兴转变,使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要从生态扶贫向生态振兴转变,让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作者:张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