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7|回复: 0

马旭:永不下“火线”的老兵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7

主题

0

回帖

25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51
发表于 2021-2-7 1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峥嵘,初心不改。全国道德模范马旭已年过八旬,在时代的洪流中,在革命的队伍里,她找到了人生方向,更找到了家和国。(2021年2月7日《光明日报》)
  1933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木兰县。那时候,东北沦陷,侵略者敲骨吸髓般地压榨中国人。不满15岁的马旭挥别母亲和弟弟光荣的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一名医务人员,投身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为全中国解放南征北战、救死扶伤。新中国成立后,她进入军医大学学习进修,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他不但治疗病人身体上的病痛,还帮助有些人祛除悲观消极思想。因为医术精湛,被誉为科室的“一把刀”。  
  和平年代,她钻研创造,为战友安全保驾护航。夫妻两人依旧紧盯部队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两人先后申请“单兵高原供氧背心”“抗肿瘤药丸”等3项国家专利。他们还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文章,其中,《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填补了当时相关领域的空白。因为科研成果丰硕,空降兵某军政治部授予马旭“科研老兵”称号。
  “没有祖国,就没有家乡,更没有自己。自己的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给的,自己这一辈子就是要跟党走,一辈子回报党的恩情。”年过八旬的马旭夫妇决定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赠给木兰县,用于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把千万巨资化作阳光雨露,滋养故乡的莘莘学子,鼓励他们学好知识,贡献乡里,报效国家。
  正如马旭所说,“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奉献是无限的。”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奋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哪怕是发出萤火微光,都可以让人生熠熠生辉。(张 霖)





上一篇:养老服务贴心 老人生活舒心
下一篇:奏响廉政之歌,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9 21:01 , Processed in 0.16615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