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年出台“一号文件”,大力支农惠农强农,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民网 11月7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我们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为有效推动乡村振战略,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使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三农”工作中能够贯彻落实。我们必须以“财政”和“人才”为关键来开创三农新局面。 第一,各地各部门应当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来稳定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的支持。首先要拓宽财政资金的筹集渠道,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公共财政预算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同时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源用于乡村振兴,形成一个多元投入的新格局;其次,需要按照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体现绿色生态导向,发展当地特有的绿色经济,如通过电子商务的渠道销售当地特色农场品、推广特色文化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等,推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第二,需要通过人才投入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的瓶颈制约,不断构建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体制机制,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通过向上级争取人才面向社会招录人才、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来不断引进乡村振兴工作人才;同时还应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为载体,培养当地的劳动人才,使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力来实现发家致富的美梦,以此来助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所以说三农问题事关我国长远发展,我们要充分重视财政投入和人才建设,以有效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吴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