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为确保十龙潭村(省级贫困村)当年度退出贫困村序列,叶宁湘(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翔乐、曾春梅等人通过伪造村部办公楼和茶业基地出租合同、收款收据等财务入账资料,来虚增村集体收入,以达到退出贫困村验收标准。(11月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严峻的任务,脱贫摘帽任重道远,脱贫验收、脱贫考核、脱贫评比理应成为检验脱贫成效的有效手段。然而,有的地方干部为了早日摘帽,完成任务,就热衷于纸上谈兵、本末倒置,对那些吹出来的成绩、造出来的数据,说的头头是道,看起来满眼锦绣,事实上败絮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如何全力以赴“脱真贫、真脱贫”?怎样杜绝在脱贫摘帽中弄虚作假,在执行政策时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只有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乘势前进,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才能以满腔热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贫困任务虽然很重,但是攻坚脱贫来不得半点虚假,尤其是数据上的虚假。像十龙潭村那样通过伪造村部办公楼和茶业基地出租合同、收款收据等手段达到收入增加,好像是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大帽子,但是因为这些数据都是虚假拼凑,肯定经不起时间的检查,尤其是遇到督查或回头看的时候相信过不了多久问题都会暴露出来。笔者觉得脱贫工作还是应当脚踏实地,群策群力,充分发动党员引领群众一起完成,而不是单个人或两三个领导随便“拍脑袋”就能实现脱贫的。 靠虚假数据实现脱贫最终就像十龙潭村李翔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叶宁湘、曾春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一样,只要“摘帽”搞造假,就会有“板子”打下来,所以要牢记脱贫还是要真抓实干。 (作者:张小北) 真实姓名:张北北 单 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