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做出的重要论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谈到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勇毅前行。 一、追根溯源,传承发展。诚如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目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一一马克思主义。它犹如壮丽的日出, 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现今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探索中国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则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其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才能找到真正的适合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党从建党之初至今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理论创新,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直到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武装头脑,铸魂强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生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贡献,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活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作为自身理想信念的“加油站”,积极运用好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强化自身政治素养,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知行合一,善作善成。“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共产党人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形势的冷静分析。这是国家层面的分析,事实上小到我们的单位、部门同样面临着风险挑战和各类问题。面对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在基层管理中的难度与复杂性也在与日俱增。积极运用好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做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社区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努力开创社区服务工作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新气象、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