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走过近百年辉煌征程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讲实干、重实践、求实效,是始终不变的主题词,更是不断升华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在叮嘱各级干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必须用实干赢得未来。(人民网 11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力戒空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发扬实干精神,坚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舍我其谁的实干精神和担当意识,切实把工作干到实处,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真抓实干,将实干实效当作安身立命之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以“钉钉子”“钻木头”的钻劲和韧劲,真抓实干。主动了解百姓诉求,多听百姓心声,多面思考,集思广益,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心尽力解难事。把有献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为民服务中找到存在感、幸福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用实干和担当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灿烂篇章。 二是要坚定信念,切实增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标准,善于把群众的建议化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智慧运用于实践。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勤奋好学,全面提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和思路,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推动工作开展、增强工作实效。同时,要引导周围的群众勤奋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实践,努力做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创造新业绩。 作者:宋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