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第五个“扶贫日”当天,湖北交投集团实业公司援建的精准扶贫惠民超市捐赠仪式暨开业典礼在恩施鹤峰县容美镇唐家铺村隆重举行。惠民超市“唐家铺子”的开业,标志着湖北省交投集团在唐家铺村精准扶贫的造血之路取得阶段性成果。村里不用投一分钱,所有资产归村集体和驻村工作队遴选的脱贫风险户共同所有,“唐家铺子”无疑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11月7日,新浪网) 距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2年多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艰中之艰,如何让这部分硬骨头高质量脱贫、如期进小康还需以“造血扶贫”为重要抓手,以“造血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且脱贫后不返贫。 当前部分贫困地区仍采用“输血扶贫”,给贫困群众送钱送物,通过“输血扶贫”让贫困群众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入大幅度增加,能够在年底考核验收的实现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但“输血扶贫”后贫困群众即使脱贫,脱贫后的持续增收又将如何保证呢?是否会出现返贫因素呢?各地区党员干部要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帮扶措施,不能将眼光放在眼前。 只有让一台台“造血机器”在基层一线运作起来,让部分难以制定长久帮扶措施的贫困群众也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去,为扶贫一线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让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十足,跑出扶贫加速度,从根本上、根源上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实现户有稳定收入,确保如期脱贫奔小康。 “造血扶贫”让贫困地区动力十足,还需干部把好脉开好方。把好脉是基础,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干部要将扶贫战场放在基层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和贫困家庭了解产业发展愿望和需求;开好方是关键,干部要学习其他成功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制定详细的长久的发展规划,让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就业扶贫等一台台“造血机器”在基层一线遍地开花,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让每一户每一人贫困群众都能够通过帮扶获得长期的“造血因子”。 (作者:赵清)
|